參觀牛潭尾濾水廠
牛潭尾濾水廠位於雞公嶺和麒麟山之間的峽谷,濾水廠自 2000 年開始運營以來,一直為元朗、牛潭尾、新田和米埔等地區供應飲用水。濾水廠最初設計的每日濾水量為 23 萬立方米,經首階段擴建後,提升濾水量至44萬立方米,並預留空間,視乎未來發展的食水需求以在將來進一步提升濾水量至每日64萬立方米。
原水取自廣東東江,牛潭尾濾水廠通過多階段處理工藝,確保水質穩定,以下是具體方法:
預臭氧化和化學混合: 將臭氧加入原水中,以氧化雜質並控制氣味和藻類生長。 然後將水與熟石灰混合以調節酸度,與明礬混合以凝結雜質,並與粉末活性炭和聚電解質混合以進一步控制氣味並增強沉澱效果。
水務署於牛潭尾濾水廠引入臭氧消毒技術,並於廠內自行生產臭氧。
混凝和沉澱: 水流入絮凝池,在絮凝池中,凝結的雜質形成更大的顆粒,這些顆粒沉澱在三層沉澱池中。產生的污泥被收集並送到污泥濃縮池作進一步處理。
中臭氧化和生物過濾: 水流入中臭氧接觸池,以氧化殘留的雜質並增加溶解氧。 然後,水通過初級和二級生物濾池,這些濾池使用顆粒活性炭來去除更小的顆粒、氨和有機物。 添加營養化學物質以維持濾池中的生物活性,濾池會定期用壓縮空氣和反沖洗進行清潔。
清水池: 用氯和熟石灰對生物過濾後的水進行消毒,並添加氟化物以保護牙齒。 處理過的水儲存在清水池中,然後進行分配。
環境設施: 該廠通過在均化池中收集濾池反沖洗水以供再利用來節約用水。 污泥被濃縮並壓製成泥餅,以便在垃圾填埋場進行處理。
水質控制: 水務署 通過化學、細菌學和生物學測試來監測水質,以確保其符合世界衛生組織的飲用水標準,為公眾提供安全用水。
控制室顯示了各項流程中的實時數據,方便監察。實驗室可以隨時收集各項流程的水樣本化驗
延伸閱讀 :
Comments